在不同與相同之中尋找教育規律
把網絡媒體和平面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兩邊的讀者互動起來,是我們一直想嘗試做的。畢竟,一些地方的教師在網絡上漫游還不是很方便;一些教師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瀏覽網絡博客上的所有內容。所以,我們把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移至這里,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希望更多的教育博客版主與我們聯系,把你們最精彩的話題及討論提供給我們。希望讀者積極參與,把你想討論的話題告訴我們。
讓更多的教師參與,與更多的教師對話。
本期版主:
劉可欽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四小校長
余文森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
版主觀點?劉可欽
教師只有意識到“學生是不同的”,才能為每個學生創造不同的發展空間。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教師每天要面對著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我們只有在不斷反思、改進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屬于自己的教育知識和教育智慧,而且永無止境,這就是教師職業本身應具有的研究性。
教師的研究需要激情、理性、耐性。有了激情的研究能讓教師更多地感受研究的快樂,并把這樣的感受帶給學生、帶給課堂。理性思考才能不斷感悟教育的真諦,教師研究不是跟風作秀,需要我們去認真分析。教師研究也只有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研究才更有價值。
一個好教師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結論性的知識,更根本的在于他認識事物的方式。教育孩子的事情不是簡單地用對錯來衡量,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多角度思考,學有定律,教無定法,所以教師要學會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積極在實踐中改進、完善。這是教師的職業態度,也是剔除浮躁的應有方式。
了解孩子的差異
李道良:教師只有意識到“學生是不同的”,才能為每個學生創造不同的發展空間。的確如此,人是有自己個性的,對待這千差萬別的學生,我們不能像工廠一樣生產一模一樣的產品,那樣就違背了人是個體的、有區別的規律。教學中我們只有先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對癥下藥、因材施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Lisjaaa:每一天我都要面對三個班、兩個年級的一百多名學生,有極差的,也有很優秀的。每一次上課前,我都要認真思考:同樣的一節課,在二年級我要有兩種教法,才能達到幾乎同樣的教學效果;對于五年級的學生和二年級的學生我又該怎么處理課堂教學細節。因材施教是不可避免的。
輕吟淺唱:我覺得因材施教只適合小班教學,比如20多人。如果是五六十人,老師要想做到對每個同學都因材施教有一定難度。
踏雪尋梅: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教師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才有可能理解和尊重不同孩子的言行和思維。因材施教對我們有很大的挑戰,甚至實施中很難開發有效的辦法,但我覺得,我們教師首先要有這種意識。
劉可欽:“了解學生”是一種意識、一種態度、一種專業追求。如果沒有這種意識,即使班上只有20個學生,也很難做到。
何欣: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但有的白紙上適合畫人物,有的白紙上適合畫風景。我們的課堂往往會出現一片繁榮,我想教師的第一感覺不應是沾沾自喜,關注的不應是誰做對了,而是孩子們是否在這節課上真正學到了、學會了多少。對每一個孩子也不要一味限制、要求他們必須達到什么標準,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看著他們走向成功。我想老師看到結果并不是最幸福的,而看到孩子們逐漸邁向成熟的過程才是最美的。
劉可欽:非常好的觀點,教師首先要關注的是學生的真實想法,而不僅僅是正確答案。其次要研究反思如何為有困難的孩子提供有效的幫助,而目前老師多數還是依靠補課來完成。學生間的差異,有時會帶來課堂上的精彩,新課程中提出的多樣綜合教學、多樣評價方法,以及數學教學中提出的算法多樣化等,都是基于對學生差異的認識而主張的現代教育理念。
似水年華:把這些落到實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對于要集“激情、理性、耐性”于一身來做教育研究,一個普通的老師都難做到,更何況是擁有七八十個學生的大班教學的老師。正常的備課、上課、改作業、補缺補差,已經忙得夠嗆,連記下一點課后反思都是在“擠出”一點時間的情況下完成的,何談深入的反思和研究?不知大家有何高招。
葉育新:教師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性是有效實施因材施教的前提。不管班額有多大,工作量有多大,教師都要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我認為認識并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性和能不能做到是兩回事,但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教育之所以可以稱之為藝術也正由于這一點。如果教師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對待不同的學生,那么教師的勞動和工業化生產有何不同?
劉可欽:我們都有“我很忙,沒有時間”的感受。忙不是壞事,說明我們很充實,但如果越來越忙的原因,是總盲目地跟在別人后面,應對各種急事,那說明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出了問題?,F在提倡教師研究,目的就是要老師們能夠用一種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嵥榈墓ぷ?,逐步尋找高效能工作的方法。
葉育新:學生每天也是不同的。我覺得這一點對于長期擔任某班教學的老師來說特別重要。有的老師在對學生形成了固定看法之后,常常會用一種靜止的眼光看待學生(特別是某些所謂好學生和差生)。其實所謂的“好學生”有時候也會依仗老師對他的好印象偷偷做一些小壞事。而那些所謂的“壞學生”要想改變老師對他的壞印象卻很難。同樣是做錯事,壞學生受到的批評往往比好學生更多。因此,老師應該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及時鼓勵和肯定后進學生,嚴格對待“好學生”,不要被已有的印象所迷惑。
QQ446765387:除了認識到差異之外,怎么了解孩子之間的差異也很重要。我常做的是:課堂上,將孩子推向前臺,給孩子們更多的表達機會;課間,與孩子們多交流;在某一段時間內著重觀察幾個孩子,比如這周著重觀察這4個孩子,下周再換,避免教師眼中的“盲點”。如果有可能,也可以把孩子家庭、幼時的生活環境結合起來分析。
蘇老師:我對不同的學生都采取相同的做法,傾聽不同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做一個最能理解他的聽眾。而后,他們就成了我的朋友。
教學的真正功夫不是在課內,而是與學生交流的一個又一個細節。與其我們一個又一個地因材施教,不如創造一個他們共同的世界。
嫻雅:布置作業時應分層次,給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作業、不同的要求。一個好教師不僅在于他認識事物的方式,我認為還有一點是解決事物的方式,不同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教學方法。
在差異中找規律
張維國: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根據國情,我們還是在進行班級授課制,但是面對學生的差異,教師必須要有研究的精神。如何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有不同的收獲,讓每個學生都能滿懷信心地不斷進步,這是我在備課時考慮的重要問題。我備課和上課主要面對低中高三個層次學生的水平來進行。如果孩子基礎較差,在解決問題時出現了困難或錯誤,我會及時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辯論,也讓各個層次的學生思維互相碰撞,激發思考的熱情,這樣全班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
黛兒:是的,在不同之中尋找相同之處。很有點哲學味道,這確實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攢和形成屬于自己教育學知識的過程。
金水毛毛:現在的教師,包括我自己缺少的就是這樣的品行。很想耐得住寂寞忙碌于自己喜歡的、也是鐘愛的教學活動之中,看看書,做一些調查研究,可天天忙碌于各種應付活動中,就連備課時間也是拖了又拖、放了又放。具體的研究就流淌于這樣的日子之中,很苦惱!怎么辦呢?
葉育新:這些要素都很重要。激情是一種研究態度,容易產生卻不容易保持。尤其是長期的激情,這也許和教師們日漸迷離的價值觀和普遍存在的職業倦怠有很大關系。針對小學老師的職業特點而言,我覺得小學老師的研究應該立足于課堂,從小做起,以小見大,不宜大而全。
小人魚: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教學工作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就離不開教學研究。寫教學反思就是一種教學研究,研究我們課堂教學的成敗,反思我們教學中不足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反思我們教學中成功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發揚并及時總結。只要我們堅持這樣做,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不斷進步。
劉可欽:反思確實是教師成長的重要方式,個案的積累也是教師成長的一條必經之路。用研究的眼光發現、記錄、思考日常的教育個案,長期積累,不斷沉淀,在眾多案例當中尋找共性,探尋教育規律,所謂“悟性”就是對實踐的不斷思考而生發出的教育觀點。
引導和影響學生
swallow9:雖然學生是不同的,但我們教育的整體目標是培養人,在這個大同的方向目標下,好的教育行為特征是有共性的,對不同個性學生的引導和影響目標也有趨同性。
Dandongsun:學生好的思想是老師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培養出來的,老師在上課前要對所講的內容有充分的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所以,一個好老師不是給學生講了多少題,而是給學生灌輸了什么樣的數學思想。
李道良:“一個好教師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結論性的知識,更根本的在于他認識事物的方式?!边@與現在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不是知識,而是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有了這樣的過程,學生的發展才有可能實現。何況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體驗,一種學習,一種積累。
資源林子:我們不僅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思維方式。
咖啡加鹽:知識學不完,我們應該將學習內容作為重要載體,在經歷學習、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學力”的提高,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會出現一片繁榮,我想教師的第一感覺不應是沾沾自喜,關注的不應是誰做對了,而是孩子們是否在這節課上真正學到了,學會了多少。
對每一個孩子不要一味限制、要求他們必須達到什么標準,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看著他們走向成功。我想老師看到結果并不是最幸福的,而看到孩子們逐漸邁向成熟的過程才是最美的。
●有的老師會對學生形成固定看法(特別是某些所謂好學生和差生)。因此老師應該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及時鼓勵和肯定后進學生,嚴格對待“好學生”,不要被已有的印象所迷惑。
●我對不同的學生,都采取相同的做法。傾聽不同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做一個最能理解他的聽眾。教學的真正功夫不是在課內,而是與學生交流的一個又一個細節。與其我們一個又一個地因材施教,不如創造一個他們共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