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責任理性向社會輸送青春能量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評論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五四青年節與優秀青年代表座談選在航天城,無疑富有特殊寓意:首先是為了向這個作出突出貢獻、獲得過諸多榮譽的團隊致敬,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號召廣大青年向航天城的年輕人學習。正如習總書記所言:我們同青年朋友們到航天城來,就是要實地感受載人航天精神,激勵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學習航天人精神,先要了解這個特殊的群體。但凡關注過神舟飛船發射的人都知道,這首先是一支年輕的團隊,直接從事神舟九號飛船研制的900多人中,有近600人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平均年齡只有34.8歲。中國航天人比世界同行平均年輕15歲!
年輕還不是他們最大的資本,最大的資本其實是那種深深融入奧秘太空的年輕精神。我們與很多航天城的年輕人接觸過,他們身上基本具備了習總書記此次對青年提出的5點要求。有理想,在大漠中耐著寂寞做科研,當然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撐;有過硬本領,短時間內讓中國航天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勇于創造創新,中國航天能在幾年內走過發達國家幾十年走過的路,沒有創造創新肯定是不行的;堅守艱苦奮斗的本色,無論是“兩彈一星”時期的那些老航天人,還是今天這些獨當一面的新航天人,都不怕吃苦,都是從艱苦中拼搏出來的;還有錘煉高尚品格,這也是他們身上最引人關注的閃光點。
從理想到創新,從奮斗到奉獻,這些精神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他們是靠什么在支撐呢?我們覺得他們背后有一種更強大、更深層、更渾厚的精神支撐,那就是這個特殊的年輕團隊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正是這種責任感,使他們在很多同學選擇出國深造和下海經商時,能夠毅然走向寂寞的科研院所和大漠深處,去完成國家的夢想;正是這種責任感,使他們在很多人為個人利益斤斤計較時,有一種“以天下為已任”的情懷,激發出“這個社會已經到了需要80后的人來承擔社會責任”的壯志。學習這種航天人精神,學習這些榮獲五四獎章的優秀青年的事跡,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首先要求我們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有擔當的理性,并以這種責任理性向社會輸送青春能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這并非指青年能扛起所有建設的重擔,而是說青年的精神和品質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青年身上的那種朝氣和銳氣影響著國家的精神。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年輕人就是熱情、敏銳、勇敢的代名詞,相對來說,更加血氣方剛、風華正茂、慷慨激昂。
但事實上,更有魅力、對國家民族更加重要的是根植于許多年輕人內心深處的那種責任感和理性情懷。
所謂責任感,就是能夠謹慎地衡量個人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并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的擔當精神。在極端個人主義和泛市場化的沖擊下,當社會上彌漫著庸俗、市儈、自私和不負責任的氣息時,更需要青年這個最具活力的群體以自身的責任理性向社會輸送青春能量。
這種責任理性,應該是一種讓人積極、讓人奮進、讓人前行的力量。毋庸諱言,無論是網上還是網下,當下社會的某些方面彌漫著一股頹廢和消極的力量,動輒抱怨,動輒懷疑,許多人被一種無力感和悲觀的情緒所籠罩,國民精神也在某些方面呈現出一種疲態,需要年輕人負責任地將自己身上的活力傳遞給社會,用積極、陽光和向上的力量去感染社會。只要年輕人陽光,這個社會便不會灰暗。
這種責任理性,應該是一種讓人安靜、讓人思考、讓人沉著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下這個時代有點吵鬧,甚至喧囂,尤其是新媒體的輿論場中,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觀點多元紛爭難有共識。在一個吵鬧、喧囂的時代,需要具有理性判斷力的年輕人向社會輸送讓人能夠安靜的能量。
這種責任理性,還應該是一種敢為人先、敢于開拓、勇于解放思想的力量。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改革在啃硬骨頭,需要年輕人成為一種改革的力量,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一個社會中如果年輕人不爭當改革先鋒,年輕人沒有銳氣,年輕人裹足不前,還能指望其他群體敢為人先嗎?
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這不僅是一次團會的主題,更是關系一個大國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宏大命題。中國前行需要這種青春能量,中國夢需要這種責任理性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