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綜述之三
在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工作報告自始至終都在強調改革。他說,當前教育發展最大的紅利是改革,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依然要靠改革!代表們會上會下熱議的話題也是改革。
然而,教育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氣深化改革,用全局的觀念,系統、整體、協調推進改革。
凝聚共識 為改革提供不竭動力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十八大剛剛閉幕,教育部黨組立即召開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工作,提出從六個方面深入推進。
2010年10月,425個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啟動。這些項目涵蓋了教育體制改革的十大領域。從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有些項目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但是,步入“深水區”的綜合改革,更需要凝聚共識,更需要形成合力,更需要一路“綠燈”。
從現實來看,有三種不合時宜的心態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是“守株待兔”的心態,即一味等著上面出政策、下文件,等著別人出成果、拿經驗,就是不愿意主動探索,積極行動。事實上,我國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和校際發展差距較大,解決教育問題的基礎與條件不盡相同,不可能照搬一種模式,需要各地各校從自身實際出發,從各級各類教育的實際出發,明確各自發展思路、工作目標和行動策略,在實踐中探索解決思路和辦法。
二是“只動別人奶酪”的心態,即一旦改革觸及到本部門或本系統利益,就偃旗息鼓,顧左右而言他。某省教育廳廳長說,教育改革面臨的種種挑戰,背后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各種各樣既得利益的掣肘。如何突破教育體制機制的束縛,這是教育綜合改革面臨的最大困難。
三是“遇到釘子繞著走”的心態,即只在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上大談改革,遇到難拔的釘子、難啃的骨頭就繞道而行。然而,真正的改革就是在沒有道路的地方找路走,而清除障礙則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只有達成廣泛而深刻的共識,教育改革才能成為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以及責任人戮力共為的事業。教育改革實施的過程,其實就是體制和機制的變革創新過程。從本質上說,改革是一項協同創新的事業。政府相關部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教育系統內部相關職能部門,不能只著眼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大局,站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高度,去思考、決策、讓利、放權。
改革的動力不僅來自于“上”,同時還來自于“下”。有了自上而下的主導力,及各個層面的主動探索,教育發展才有源源不竭的動力。
真抓實干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一年來,教育綜合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37所高職高專院校開展了“注冊入學”試點,6所省屬本科院校在省內進行了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首次開展農業技術人才、小學全科教師定向招生培養和五年一貫制中高職統籌人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主要包括高職和中職、中職和高中、高中和初中、小學與學前教育、不同類型本科高校之間以及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的銜接。
――在辦學體制改革方面,上海市重點加強民辦教育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動民辦高校實現跨校統一身份認證。江蘇省破解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學校法人屬性、產權歸屬、優惠政策等突出問題;擴大教育外對開放,加強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創辦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大學和項目。云南省頒布實施《云南省民辦教育條例》,安排2000萬元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和5500萬元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獎補資金,有效地改善了民辦教育發展環境和條件。
――在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廣東省完善教育強鎮、強縣、強市和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市、區)、先進市驗收指標體系,2012年新增教育強縣11個,教育強鎮162個,教育現代化先進區2個,教育綜合實力有新提升。安徽省級政府強化教育統籌能力,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完善農民工子女就學體制機制三項基礎教育改革,在102個市、縣(區)教育局和學校開展試點。云南省對滇西邊境山區教育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江西省通過教育園區建設,化解城鎮學?!按蟀囝~”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讀書難問題。河北在全省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實施“新農村建設雙帶頭人培養工程”,探索農業現代化的科技路徑。
――在現代職業教育建設方面,山東省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共組建職業教育集團32個。天津市推進6項國家級、112項市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在海河教育園區實現了學校之間教師互聘、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青島市開展中高職專業聯盟建設,在課程設置、實訓實習等六方面加強銜接和溝通,促進中高職協調發展。
――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山東省把實施素質教育納入政績考核指標,建立健全政府、學校、教師等三個方面的考核評價機制;規范辦學行為,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形成了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和建設的長效機制。浙江省指導高中學校加快選修課程建設,多途徑建成113門選修課網絡課程。
――在現代學校制度方面,江蘇、遼寧等地推進中國特色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推動高校按章程規范辦學。
扎實推進 找準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
教育在每個歷史時期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和挑戰,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從問題出發,并以此為重點和方向。
今年的教育工作會議把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作為改革重點,要求找準突破口,敢啃“硬骨頭”,特別要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監督和評價體系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加強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盡快取得突破,使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尊重民意、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改革,就會成為推進教育發展的動力。教育部今年的一號文件,就是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文件。袁貴仁部長在會上說,今后幾年,教育部的一號文件都將是推進教育改革的文件。
改革是上上下下的共識,有了這樣的共識,還需要制度保障。成熟的制度和機制更具穩定性和持續性,更能夠固化改革成果。因此,在推進改革過程中能否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教育改革能否在“深水區”里挺得住,走得穩。
今年的年度會議提出,要建立健全指導協調機制、監督機制、問責機制、宣傳機制、試點動態調整機制和試點轉示范機制,完善決策咨詢機制,求取改革的最大“公約數”。這些機制的建立,將使“深水區”的改革行進得更加穩當。
就改革的方向而言,當前,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改革的難度大、壓力大,矛盾也比較多,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在應對諸多問題和困難中,尤其要把握改革的方向,始終尊重教育規律、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以發展出題目,以改革做文章,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提質量,以改革增活力,以改革促進和諧穩定。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標準,以人民滿意為目的,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結合起來;全局與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大膽探索,務求實效。
放眼當今世界,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在推進教育改革。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哪個國家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梢哉f,中國教育正面臨一場激烈的全球競爭,未來中國能否在全球化時代建立充分的實力和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場剛走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